一谈到英雄,很多人尤其有一定年纪的如数家珍,不仅英雄故事可以说个一二三,甚至连有关的《英雄儿女》《上甘岭》《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也能脱口而出。
之所以保持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还源于强烈的英雄情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英雄都充满敬仰和向往。一代又一代人高度崇敬、极力颂扬英雄的同时,还以当英雄为理想,始终追求着崇高的人生目标。因此,英雄事迹一直在人们脑海萦绕,在大江南北回荡;英雄精神在血液中流淌,在征程中传递。
但现在有些人则不然。与所知道的其他人物相比,对英雄却知之甚少。前些年流传的把岳飞与张飞扯到一起的笑话,就是最好的注脚。要是连其人都不知道,怎么会关注其事迹,更何谈崇尚英雄、学习和传承英雄精神。如果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那么心无英雄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仰望英雄、崇敬英雄,代表着一种价值认同,表达着追求卓越的向上力量。如果漠视英雄,懈怠英雄所承载的精神追求,对一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英雄出现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或是国家民族面临危难的紧急关头,或是人民群众遇到急难险重问题的关键时刻,等等。如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徐良等战斗英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98抗洪时,抗洪英雄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而随着危险和急难的日渐远离,当人们习惯了和平与稳定,自然就会像好了伤疤忘了痛一样,逐渐忽略了这种环境的缔造者和捍卫者。
据时任副政治教导员的张力回忆,他对董存瑞光荣牺牲的前前后后“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英雄者,国之干”。中华文明之所灿烂不息,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就是因为那些民族的脊梁奋不顾身的接续守候。普天之下,无人不是受益者。但相对而言,与英雄有直接关联,或是直接受益者毕竟不多。其他一些人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深刻。如荆州的大学生英雄群体送葬时,当地可谓万人空巷。但荆州之外,表示哀悼的还是要少一些,与之相应,能够记住他们的就可想而知了。
而主观上,也存在宣传持续用力不够。当我们大张旗鼓集中宣传一段时间,并配合举行一些纪念活动后,关注点自然要转移到其它主题上来。无形中,人们的英雄记忆也会随之逐渐淡化。而且在下一个英雄出现前形成的似是而非的空档,又给多元的思想观念有机可乘。在网络上掌握了“巨大的话语平台”好像就是那些人,而非维护英烈的人士和普通网民,使“历史虚无主义”得以生存,有的还相信了那些诋毁、扭曲和抹黑。
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也导致人们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曾经有些小学课本中,用最近一些英模代替“狼牙山五壮士”(解释说放到课外辅导读物里),说这才是新时代的英雄。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却挑起英雄事迹中的“刺”进行放大,然后暗示其真实性和整个精神价值都存有疑问,轻易动摇了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形象。
更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期,平民社会时代。到了平民时代,不需要英雄了。而战争年代才是英雄时代,英雄时代正在过去。这种错误认识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事迹及其创造者都被冷淡过去了。在有些人的心目中,英雄已经失去了当初的位置。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胆识过人、聪明智慧、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困难、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在英雄身上,凝聚着矢志不渝的忠诚、威武不屈的气节、敢打敢拼的血性、愈挫愈勇的坚韧、舍我其谁的担当。其精神内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特质和核心价值最集中的体现,是凝聚社会道德共识和价值追求最有力的纽带。铭记了英雄及其壮举,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就有了引领的灯塔,言行举止就有了典型示范,进而帮助我们树立核心价值观。
中国历来英雄辈出,也有着珍惜英雄、崇拜英雄的历史传统。为什么岳飞、戚继光、史可法等一直留驻人们心田?除了口口相传外,就是京剧、越剧、皮影戏、评书、快板等艺术广为传诵,还有流传的有关小说、年画、壁画、器物,以及民间的时势造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英雄莫问出处的俗语等。文化是信仰生长的土壤。这种无时无处不在的英雄文化,让耳闻目染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英雄气概、英雄情节和英雄主义。捍卫英雄,坚定我们的信仰,培育革命英雄主义,还需要大力打造一种新时代的英雄文化。
1948年5月,亲眼看到董存瑞英雄壮举的师宣传干事程抟九写了不少宣传材料,并撰写快板诗和短文在师油印小报上歌颂,后来还在中央电视台专门讲述其事迹。一个多月后,冀察热辽的《群众日报》刊登了军区司令员程子华署名的《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文章,军师党委先后作出了向其学习的决定,此后便广泛传播开来。新中国成立后,歌颂他的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相继出版,其事迹还收入小学生课文。如此全方位且持续不断地宣传,其人其事令几代人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让英雄人物成为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旗帜。正如习主席指出的,“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众所周知,一般英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有人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由他们讲述其事迹,就具有无庸置疑的真实性,尤其是那些离我们并不久远的。解放后在全国作巡回报告时,与董存瑞一起战斗的著名战斗英雄郅顺义多次讲述其舍身炸碉堡的情形,感动了无数的观众;重伤生还的战友万福来向上级反映了亲眼所见的黄继光堵枪眼后,才有其从追授“二级英雄”改为“特级英雄”。作为身边人、见证人或亲历者,像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已是耄耋老人的董存瑞战友、刘胡兰的妹妹刘爱兰、雷锋辅导过的学生韩颂东等,以著书立说、媒体访谈、巡回演讲等方式述说亲身经历,是驳斥和反击恶毒言论最有力的武器。
对于一些较为久远的,则离不开历史研究者们的捍卫。尤其是英雄被抹黑时,需要他们勇敢地站出来为英雄正名。在《军事历史战线的斗争》中,作者加列耶夫大将揭露和批驳了国内外歪曲篡改二战战史、贬低苏联在二战中的地位作用、企图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言论和行为,强调了军事历史研究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利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还号召军事理论工作者和战争老战士要在军事历史战线上继续进行“斗争”。因为,“人终要死去,但文物只要存在,就能开口说话!”有研究者的辛勤耕耘,当年留存的文物仍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英雄史诗般的光辉历史。
毋庸讳言,任何历史人物都受所处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当年战场上、社会上一些很司空见惯的行事方法,放在今天某些人眼里好像有些奇怪,其实是正常的。所以,看待英雄人物必须着眼一定的历史条件,因所谓的细节问题而看不到英雄精神的巨大作用,甚至否定英雄精神的全部,是僵化和刻板的,也是消极和无意义的。
有学者认为,英雄是祖国的荣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人们的灵魂坐标。在历史的天空上,每一位英烈都是永恒的星辰,他们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思想感情,标注着民族精神的高地。而今天我们熟知的英雄故事,相对于军史上涌现的数不胜数的英雄壮举是沧海一粟。因为挺胸面对枪口,昂然应对苦难,在军史上是一种常态。一部军史,就是一部英雄史。历史学家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因为,“历史是最具有召唤性的东西”。学习历史,从中感悟“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长久信仰的精神图腾,筑牢思想防线,强化思想免疫力。在有人将历史碎片化,用细节否定解构一些英雄人物甚至整个历史时,就有了稳固英雄记忆的压舱石。
小平同志在战争年代说过,出现了许多英雄是全体军民的光荣。当前,我们广泛张贴6位英模画像,还把有的仍列入所花名册,不忘呼点其名字、整理其内务;并建立烈士陵园、纪念馆或纪念碑,用英雄命名街道,还将9月30日定为纪念日,给予了应有的纪念。但真正引以为荣,心中装着英雄的人是不够的。倘若都能以之为荣,我们也会像每年5月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来自全美国数十万的重型摩托车骑手都聚集华盛顿举行声势浩大的“滚雷”巡游,向退伍军人致敬一样,发自内心地缅怀英雄、向英雄致敬。而这样大张声势地纪念英雄,不仅表达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和崇敬,更在于使其精神永远扎根人们心中。
与在卫国战争纪念馆旁赤裸上身跳舞的俄罗斯女学生一样,去年诋毁“狼牙山五壮士”的洪振快也受到了应有的惩戒。依法惩戒那些亵渎英雄的一切行径,维护最基本的底线和立场,固然不可或缺,但显然是亡羊补牢式的。虽然有利于纠正错误,从反面强化人们的记忆,但就像受伤痊愈的人一样多少留下了一丁点疤痕。而且,法律可让“大嘴”闭嘴,对“小嘴”却无能为力。因为“小嘴”没有触及法律,却极具杀伤力,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动摇信念。这就需要我们打好主动仗,治病于未发。习主席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这样主要以关爱英雄来教育人,彰显价值观,同时辅以法律惩戒形成一种威慑力,久而久之便可树立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俗话说,邪不压正。有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会如墨西哥人对诋毁国家英雄的言行嗤之以鼻一样,那些不负责任、不顾立场、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言论不会再有市场,也一定会受到批判。
英雄,永远是用来崇敬、看齐和追随的。“英雄们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有觉悟”。这其实就是中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坚强党性的具体表现。朱德同志说,共产党员的党性就应表现为战斗、生产和群众工作三个方面的英雄主义,三个方面的模范作用。像杨靖宇、左权、彭雪枫、刘胡兰以及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即便有的不是党员,其实也比优秀共产党员有过之而无不及。向党靠拢,按照党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不忘初心,在实践中把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便在心中埋下了英雄气概、英雄情怀和英雄主义的种子。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的力量,时常让人群情激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生;英雄的成功,常常会催人奋进,激励一代人勤勉和勇敢。当年董存瑞的英雄壮举,在战场上就是激励战友们前仆后继,消灭顽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而且任何人都会遇到一些意外、灾难、挫折,要经历困难与痛苦、疾病与死亡,都应有英雄主义做精神支柱。心怀英雄、崇尚英雄,就有了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进而赓续其精神,继续弘扬我党我军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光荣传统,在关键时候登高一呼,或舍身一搏,毅然决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历史如风,英雄如虹”。英雄之虹,璀璨夺目、历久弥新,会永远存活于人们心中。